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孕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孕产网 首页 幼儿 幼儿早教 查看内容

多元智能早教理论

2014-9-7 22:49| 发布者: 孕妇之家| 查看: 7130| 评论: 0

摘要:   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霍华德加德 ...
  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多元智能发展的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为婴幼儿早教提供了理论基础。持本理论观点的教育专家认为,婴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应该由小做起。
对于0~3岁的宝宝培养而言,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发掘宝宝的智能优势,并进而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培养方向,使他们茁壮成长;也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扶助在某方面发育、开发较为缓慢的宝宝,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进行早教。

  多元智能理论对早教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真正有效的早教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早教的教学观。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填鸭式的灌输为主要形式,忽视了孩子们不同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在该理论指导下,早教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按照加德纳的观点,早教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宝宝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特长和爱好,应该让宝宝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某一方面的长处,并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
本篇编辑:黄小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幼儿早教最新文章
[幼儿早教] 引领六一消费新趋势,抖in宝贝计划让快乐与增长并存
在六一儿童节的重要行业节点,抖音电商亲子生活行业IP营销活动“抖in宝贝计划”再次开启创新玩法,上线了“六一嘉年华”活动。活动依托平台良好的内容生态和营销体系,成功帮助众多亲子生活商家快速实现生意突破,获 ...
[幼儿早教] 宝宝启智主要培养两大能力
幼儿智力开发,是儿童早教的重要阶段和基础。宝宝智力开发时有两大能力需要家长们精心培养。家长们要成功培养宝宝的这些能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个阶段的宝宝,一经具备了良好的平衡能力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幼儿早教] 老师反馈给家长的教育法则
幼儿园老师根据父母的类型,在面对孩子早教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每天,幼儿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而且还有千差万别的幼儿家长。每个幼儿不仅有直接的家长父母,还有与之有密切关系的许多家 ...
[幼儿早教] 如何针对幼儿心理进行早教
欲擒故纵”法就是针对婴幼儿的好奇、逆反、求趣等心理特点,采取故意放手、有意忽略的方法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让孩子在尝试、体验中积累生活经验,学会一些生活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如:你不想让他做的事情偏偏故意让 ...
[幼儿早教] 1到1.5岁幼儿的早教方案
一、认知能力的训练    1、观察能力:    ①识别大小。选择大小差别显著的同类物品来练习,如大苹果与小苹果,大皮球与小皮球等。    ②识别形状。教小儿识别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用 ...
[幼儿早教] 父母为幼儿朗读是最好的早教
科学依据宝宝3个月之后,就开始想和身边的人用语言进行交流了,而且还会尝试着发出连续的声音,而到了5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分辨大部分各种不同的声音,6个月左右,在熟悉的环境里,宝宝会不断地牙牙学语,向你 ...
[幼儿早教] 早教的误区有哪些
教育对象的误解。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父母与养育者如果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很容易将早教导向更大的误区。教育目的的误解。早教不是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指导宝宝学 ...
[幼儿早教] 早教的概念是什么
早教指成人对0~3岁的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宝宝一出生就具有很多潜能,3岁之前,特别是0~1岁,宝宝的智能发展日新月异,如果这时能够给予宝宝丰富的环境刺激,针对其年龄特点给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客户端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QQ|手机版|关注QQ空间|Archiver|孕产网_专业孕妇产妇网 ( 京ICP备14030521号-5  

© 2001-2058    Powered by Yunchan.org    中国孕产网-版权所有 联系QQ:2870247344

GMT+8, 2023-3-29 18:26 , Processed in 0.256973 second(s), 21 queries .

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返回顶部